114學年度大專校院|台灣大學一覽表

對於正在選填志願的學生、關心教育的家長,甚至只是想要更了解台灣大學分布的讀者來說,依照地區來整理大學清單,能幫助大家快速掌握每個縣市的學校特色與定位。

本文整理了台灣大學一覽表,並依照 北部、中部、南部、東部、外島 五大區域劃分,搭配表格清楚呈現,讓你能一眼掌握全台灣的大學分布。

北部包含基隆、新北、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宜蘭。
縣市 大學
基隆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

崇右影藝科技大學、德育護理健康學院
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、國立臺北商業大學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、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、國立臺灣大學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、國立臺灣戲曲學院

大同大學、中國文化大學、中國科技大學、中華科技大學、世新大學、東吳大學、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康寧大學、實踐大學、臺北市立大學、臺北城市科技大學、臺北醫學大學、銘傳大學、德明財經科技大學
新北市 國立臺北大學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

台北海洋科技大學、宏國德霖科技大學、亞東科技大學、明志科技大學、東南科技大學、法鼓文理學院、致理科技大學、真理大學、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、馬偕醫學大學、淡江大學、景文科技大學、華夏科技大學、華梵大學、聖約翰科技大學、輔仁大學、黎明技術學院、醒吾科技大學
桃園市 國立中央大學、國立體育大學

中原大學、元智大學、長庚大學、長庚科技大學、南亞技術學院、健行科技大學、開南大學、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萬能科技大學、龍華科技大學
新竹市/縣 國立清華大學、國立陽明交通大學

明新科技大學、敏實科技大學、中華大學、元培醫事科技大學、玄奘大學
宜蘭 國立宜蘭大學
佛光大學、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
中部大學包含:苗栗南、台中、彰化、南投、雲林
縣市 大學
苗栗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育達科技大學、國立聯合大學
台中市 中山醫學大學、中國醫藥大學、中臺科技大學、弘光科技大學、亞洲大學、東海大學、修平科技大學、逢甲大學、朝陽科技大學、僑光科技大學、靜宜大學、嶺東科技大學
國立中興大學、國立勤益科技大學、國立臺中科技大學、國立臺中教育大學、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
彰化縣 大葉大學、建國科技大學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
南投縣 南開科技大學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
雲林縣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、國立雲林科技大學
南部大學包括:嘉義、台南、高雄、屏東
縣市 大學
嘉義 國立嘉義大學、吳鳳科技大學、南華大學、國立中正大學、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
台南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、中信科技大學、中華醫事科技大學、台南應用科技大學、長榮大學、南臺科技大學、崑山科技大學、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嘉南藥理大學

國立成功大學、國立臺南大學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、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
高雄 文藻外語大學、台鋼科技大學、正修科技大學、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高雄醫學大學、義守大學、輔英科技大學、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樹德科技大學

國立中山大學、國立高雄大學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、國立高雄餐旅大學
屏東 大仁科技大學、美和科技大學、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
國立屏東大學、國立屏東科技大學
東部大學(花蓮、台東)/外島大學(澎湖、金門、連江)
縣市 大學
花蓮 國立東華大學、慈濟大學
臺東 國立臺東大學、國立臺東專科學校
澎湖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
金門 國立金門大學

如何選擇適合的大學

找到理想的大學,不僅僅是地點的問題,更需要考量學科發展、就業方向與個人生活需求。以下幾個面向,可以幫助你在眾多選擇中做出更明智的決定:

  • 學科領域: 先確認自己想就讀的科系。例如理工、醫學與資訊科系在南部與新竹發展強勢;人文、社會與藝術相關科系則在台北資源集中。
  • 地理位置: 北部交通便利、實習與就業機會多;中部生活費較低、環境相對舒適;東部自然環境優美、適合專心研究;外島則能體驗特殊文化與生活氛圍。
  • 生活成本: 台北、新北生活費相對較高,中南部與東部則相對親民,對於需要自行負擔住宿與生活開銷的學生是重要考量。
  • 未來發展: 思考畢業後的規劃——若想進入國際企業或科技產業,北部與新竹是熱門選擇;若考慮醫療、農業或文化研究,南部與東部的大學可能更符合需求。
  • 校園氛圍: 每間大學都有獨特的校風與學習氛圍。建議親自參加校園參觀日或參考學長姐經驗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環境。

總結來說,沒有「最好」的大學,只有「最適合」你的大學。依照個人興趣、專長與未來規劃來選擇,才能在大學四年獲得最大的收穫。

大考失利 ,除了重考之外,大學轉學考 也是一條可行的途徑。許多學生會選擇先在原校打好基礎,累積學習能力,再透過轉學考進入心儀的學校或科系。轉學考通常在每年的暑假舉行,各大學會依照不同學院、科系開放名額。雖然競爭激烈,但只要規劃好準備方向,依然有很大的機會實現理想。

因此,大考的結果並不是終點,而只是過程中的一站。選校並不是一次定終身的決定,而是一個持續探索與調整的旅程。如果你對現在的學習環境並不滿意,不妨把「轉學考」納入未來規劃,保持彈性,給自己更多機會去找到最適合的舞台。

大學轉學考資訊一覽表 ❱

【熱門講座】

留言